上海台北人图鉴 | 你的人生有几分之几在这里度过

Lifestyle  | 

上海台北人图鉴 | 你的人生有几分之几在这里度过



很多年前,我们喜欢往外闯,去纽约,去巴黎,去香港;很多年后,人们喜欢往这里闯,这里聚集着欧美人,日韩人,香港人,还有数不清的台北人。台北人之于我们,曾经是无数偶像剧和《康熙来了》里最熟悉的陌生人,而现在,既不是商人也不是明星的他们就像无数在异乡追逐梦想的年轻人一样,成为我们中间的一份子。



台北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内地寻求发展甚至扎根的,这可能真的能够追溯到二十多年甚至更早以前,小时候常常从大人口中听到的“台商”二字离自己尚远,他们或许是某个台资企业的股东,或许是某个餐厅背后的老板,直到上了中学,发现上海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出现了国际部——说真的,国际部里一半以上都是港台同学,留在内地的台北人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甚至在我上的学校,来自台北的同学们就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和我们本地学生念一样的课本,做一样的测验卷。


2007年的一部台湾偶像剧《转角遇到爱》第一次出现台北人在内地的生活写照,剧中饰演台湾富商女儿的大S从小在上海念美国学校。


长大后,当真正踏入社会,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台北人越来越多,才知道原来在这个城市奋斗的台北人渗透的程度比想象中的更深更广。工作过的杂志编辑部,台北同事跟我们一起加班,拿着并不会有想象中特殊待遇的薪水,他们有的是小时候随做生意的父母来内地生活,有的是辞掉台北的工作大胆到这里闯一闯,如果不是那一口很难改掉的台式口音,也并不会发现行动差异。


2008年也曾红极一时的《命中注定我爱你》里,便利贴女孩陈乔恩来到上海后一路逆袭。


甚至在书面上,你已经感受不到太大的文化区别——在这里工作的台北人入乡随俗地习惯在电脑和手机上输入简体字,还有不少早已放弃了注音输入法,改用只有普通话地区才用的拼音。“刚来上海的时候,我爸一直劝我用拼音输入法,我不听,有一天我无聊就随便试了试,发现居然那么方便,之后就再也改不回去了。”一个高中时随父母迁居上海的台北旧同事曾经说。


沉寂了很多年的台湾偶像剧在2016年因为一部《荼蘼》再次掀起波澜,剧中的杨丞琳在人生十字路口选择的Plan A,是争取到了一个来到上海独自打拼的调职机会。


6月的尾巴,我们在本月YOHO!GIRL“台北特辑”的主题下,把目光转移到了在上海发展的台北人身上,8个台北年轻人组成的“上海台北人图鉴”是这样一个群体的缩影,他们并不是语言不通的外国人,甚至比香港人更有融入环境的优势,但又不得不因为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被划分为另一种刻板印象中的“foreigner”。准备好,下面的文章有点长,8个台北人在上海的故事正在上演。



Boogie Liu


32岁

C+ Series设计师

在上海生活3年


“做上海女婿挺好的。”


Boogie可能做梦也没有想过人生会迅速发生神转折。3年前他还在台北干着安稳且舒服的时装设计工作,因为一次偶然在新加坡游玩时认识了当时也在散心的现在的老婆,一个在台北,一个在上海,两人没有为未来做太详细的规划,但有时候人需要外力才能逼迫自己做出一些改变。



很快他们有了孩子,Boogie几乎不带犹豫地就做了决定:辞掉工作,搬去上海,结婚,一切重头开始。“我挺随遇而安的,只要有咖啡和烟,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他说。来到上海后,“成家”和“立业”风风火火地同步展开,一边儿子诞生,一边Boogie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口碑不错的品牌的主设计师,连续走了好几季上海时装周,从通宵熬夜好几个月赶衣服到最后从T台幕后走出来挥手鞠躬,这些过去在台北的时候他不曾体会过。


在时装周后台的准备


“台北和上海的(时装行业)完全是两个圈子,这里商业气氛浓一些,有钱万事足,不是说不好哦,至少高效。”Boogie会发现这个新环境的利与弊,但另一方面他又是很享受的,比如说他最爱这里的一点就是有闪送,有饿了吗,虽然这也让他变懒,一度“发福”到被老婆嫌弃。



说到老婆,他这个“嫁”来上海的台北女婿言语中都是幸福和骄傲,“上海老婆挺凶的,但也挺好的,都说娶上海老婆不容易嘛!我办到了!”反正他是在这里扎根了。


一家三口的日常


最喜欢的餐厅:Odelice!,Pho Real,南角亭,胡同烧肉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K歌,和朋友去Bar 3喝一杯



Jen Hau郝汉祯

全美瑜伽联盟RYT200 // JOVA HEALTH联合创始人

在上海生活7年


“一个来自台北的沪上名媛。”


国内很多媒体编辑都认识Jen,曾经是时装品牌公关的Jen在同行里显得尤其耀眼,不仅是因为她出身不凡,还因为被她身上中西混合的独特魅力所吸引,ABC的外形,说普通话的时候自带台北女生的嗲嗲嗓音,说英语的时候又宛如native speaker。更何况她还曾经是上海元媛舞会的“尚美年度元媛”,还在2014年获得中国100有影响力女性的称号。说她是沪上名媛一点也不为过,让人好奇的是她竟然是一个来自台北的沪上名媛,是一个不想被贴上家人标签,想创自己事业的名媛。



出生在台北,后来在洛杉矶求学并获得南加州大学取得心理学士和传播管理硕士,一开始Jen并没有想过有一天会来上海。毕业后她在洛杉矶的索尼唱片公司任职,直到某天她的上司对她说,“你应该去纽约或者中国内地闯一闯”。



思前想后,Jen觉得和纽约比起来,从长远来看内地更有发展的可能性,于是她抱着面试看看的心态来到上海,并获得了第一份和时尚相关的工作,没想到这一来就留了那么多年。从公关到市场,Jen这些年在上海变换过很多种职业身份,大多都是服务于LVMH集团的大品牌,也给她积累了不少行业内外的资源。


右边是Jen,左边是她的好朋友兼后来的创业伙伴Polly


在上海创业也并非是在人生规划内的事,但就在去年一切水到渠成了。Jen和同样生活在上海的好朋友Polly共同创办了JOVA HEALTH——一个全新的致力于创造新潮流的东方养生生活方式品牌,现在经常在上海各个时髦地标举办瑜伽活动。Jen并不觉得创业有什么辛苦,过去工作过的老板们也给了她不少帮助。“只要你有野心,决心,并且足够努力,在上海总能制造出奇迹。”Jen坚信这点。


创始人兼瑜伽导师Jen和学员们一起健身


最喜欢的餐厅:天平路的老吉士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瑜伽,HIIT,在安福路附近和朋友喝smoothie



Jess

25岁

公关公司PR

在上海生活13年


“人生的一半在上海度过。”


“上次有朋友问我台北现在有哪些地方好玩的,我竟然一个也说不出来!”有一次和Jess吃饭,她这样跟我说。其实也不奇怪,Jess来上海的时候才刚刚小学毕业不久,一直到现在工作了两三年,不知不觉在上海度过了人生的一半时间。



因为父母的工作原因,2005年Jess随家人来上海,其实这是一个被动的选择,那时的她心里充满忐忑,甚至在来上海之前都很少去到台北以外的地方旅行,对上海这个陌生的地方更是没有一点点概念,更让她不舍的是还要跟童年的朋友们告别。



可能因为年纪小更容易融入新环境,又或许是上海有太多跟台北相似的城市共同点,Jess现在回忆起来,那段不适应的日子也就持续了3个月而已。在上海中学国际部顺利读完中学课程后,Jess去了美国念大学,但四年之后,她还是回到上海。“选择回来主要因为公关行业需要文化背景,而4年的美国大学生活并不能让我彻底拥有当地的文化背景。另外就是好多朋友都在上海,自己也想回来陪家人。”


Jess现在在上海服务的品牌之一是Lululemon


现在Jess还是跟父母住在一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勇气自己住出去啊,上海的生活费真的有点高啦”。但13年能改变一个人的地方还挺多的,刚开始听不懂爱讲上海话的出租车司机在说什么,到现在连自己平时的用词很多都被内地同化,“就比如有一些是台北人根本不会说的脏话哈哈哈哈。”



最喜欢的餐厅:Bistro 321 Villa Le Bec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去Found 158和朋友在户外喝酒聊天



Joyce Wei

27岁

意大利时装品牌PR

在上海生活2年


“不管还要待多久,最终一定是会回家的。”


Joyce第一次来内地是大三的时候来北京做了一年交换生,还找了一份在北京一本时装杂志做助理的实习。一年后Joyce回到台北继续学业,对北京的想念比预想的更深,于是毕业之后没多久就整理行李飞来了北京。



不像从小随父母迁居的台北孩子有家人依靠,也不像在台北有多年工作经验后再来内地发展的人那样有人生阅历,Joyce来内地的时候几乎是单枪匹马的一张白纸,让人联想到《北京女子图鉴》。“有时候会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时间一长,知道那只是负面情绪的一部分,会好的。”Joyce这些年成长很快。


在喜马拉雅美术馆看展


两年前,Joyce决定再换一下环境,于是从北京搬来了上海,做的工作仍然是时装品牌相关。她喜欢这里的生气勃勃和快节奏,但用她的话来说上海也有它的浮躁,浮躁到你必须时不时出走一下才能继续待下去。对她来说,北京是一个更能让她产生情怀的地方。


在Joyce镜头下最有上海特征的一面


“来或者不来内地发展,想清楚就好,实在不适应还可以离开,没什么大不了的,每一步都不会浪费。”Joyce是这样看待来内地生活这件事的,她自己也说不好到底还会留多久,也许明天就会回台北,也许还要十几年,但回家这件事始终是会在人生议程里的,毕竟台北才是那个最让人想念的家。


Joyce拍下的她所负责的时装品牌SAMUEL Guì YANG去年9月的一场秀


最喜欢的餐厅:Fournil Baker & Café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看展,宅在家看书看电影,到朋友家吃朋友煮的东西



Shawn Chang

31岁

知名媒体专题编辑

在上海生活7个月


“初来乍到,请多多指教。”


在所有被访者里面,Shawn是到上海时间最短的一个,去年上海开始入冬的时候才刚刚搬来,直到现在Shawn还很喜欢一个人坐地铁到市中心以外的地方,去探索这个城市深入的一面,找到更落地的感觉。


来了半年以后,Shawn已经习惯了堵车半小时以上这件在上海家常便饭的事。


以前在台北的时候Shawn一直都是一家知名的时尚潮流媒体网站的编辑,去年接到上级指派来上海的任命,他想了两天就答应了,没有太多顾忌。来上海出差过很多次,对他来说,一个半小时的飞行距离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而且就相似的城市感来说,并不会让他有太陌生的感觉。


6月初,最左的Shawn和朋友们在餐厅庆祝他在上海的第一个生日。


但没有改变是不可能的,刚来的时候他还无法适应上海几乎被打车软件垄断的交通,还有家里窗外连续几个月都在施工盖新楼的嘈杂都让他有点头疼。更大的改变则是工作上,从网站到完全不熟悉的微信平台,从台北“时尚潮流不分家”的工作模式到内地“分得太清楚”的圈子,还有随时随地都精神紧绷的工作状态,比起以前在台北的悠闲,对Shawn来说都是新鲜,也是挑战。


好像永远都在施工的家旁边的楼


“Just go with the flow.”刚刚来了大半年的Shawn说,他没有什么时候要离开的计划,也没有一定要留下来干一番大事业的野心,能有机会在这里工作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体验了罢。


Shawn的公司在法租界,刚来的时候还是枯的,后来变黄了,现在变绿了,Shawn说这才叫季节。


最喜欢的餐厅:潮人姐妹轩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坐地铁去远的地方看看,吃一间没吃过的餐厅或看一个展



Christina

曾经的广告人,目前自由职业

在上海生活11年


“忘不掉的是台北的人情味。”


Christina最近在追的电视剧是杨幂演的《扶摇》,每天晚上一集不落地追剧是Christina多年来保持的习惯,被她老公称为“电视儿童”,电视儿童什么都看,看得种类之广数量之多甚至超越了内地青少年——从《创造101》这样的综艺节目到《上海女子图鉴》这样的网剧,她对内地娱乐的熟悉是SSR级别的。


热播什么看什么,不带快进的。


于是我问来到上海11年的Christina,如果有一部《上海台北人图鉴》,会是怎样的剧情?Chritina说:“应该主题会是‘小绵羊进入大狼圈’吧。”这个回答很幽默,但也暗藏着她心中的些许无奈,即使搬来上海超过十年了,她始终还是觉得台北才是那个更有人情味,让人更有安全感的地方,她说上海“更公平”,公平的背后可能是很多台北人共同的心声,这里很残酷,也很现实,但如果你有实力,就没什么好怕的。



现在Christina还是会想家,还是会抱怨这里的空气,但毕竟住了那么久,有些当初的不习惯也已经被磨平,“就比如现在吃得偏甜也OK啊。”她现在一年回台北一次,几年前和老公在上海结婚落户,老公是厦门人,至少每天的台语交流还能让她感觉,离家没那么远。



最喜欢的餐厅:阿锦面线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去HIGHLINE喝一杯,或是泡澡



思匀

29岁

综艺节目编导

在上海生活6年


“朋友说我就是现实版《荼蘼》。”


“什么时候回来?”这是思匀在台北的家人朋友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但她每次都忽悠过去了,因为关于这个问题她自己也说不准。就像一年多前很红的那部台剧《荼蘼》里的杨丞琳,她在台北的朋友都说“这就是你本人啊”,虽然没有女主角那么惨,但面对家人以及感情的冲突,对很多在内地求发展的台北人来说都是很真实的。



对外,是来自台北亲友的关心和担忧;对内,是自己的挣扎和适应。思匀记得刚来的时候甚至都看不懂这里的菜名,“鱼香茄子为什么没有鱼?油墩子又是什么东西?”,这些我们从小习惯的一切对台北人来说的确是陌生而胆怯的,以至于有一阵子思匀每次从台北回上海,行李箱里一半是泡面。


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拍摄监视器后面


工作几年下来,她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行事作风,“台北重人情,上海讲规矩;台北程式化,上海没有规则。”在她看来在这里做综艺节目看起来是没规则——工作时间相对弹性,负荷太大还可以靠北,实际上这些也都是能说得出来的好处。曾经在台北一台节目里要从策划到跑腿一人抵十人用,现在在这里的工作模式更灵活,规模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精细。



留还是走,她把这道题留白了。毕竟思匀还有一个人在台北和她异地恋着的男友,好在男友对她目前的选择是全力支持的。但她还是忍不住想说:“奉劝大家,无事不要异地恋!明明有男友却像单身狗就是我。哈哈哈。”



最喜欢的餐厅:清迈天堂,BREAD.etc,达可芮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去单车健身房锻炼,去Music GO!音乐教室学吉他



Zoe

27岁

时装设计

在上海生活13年


“常跟人开玩笑说我是半个上海人了。”


Zoe并不是所有被访者里在上海居住最久的一个,却是唯一一个会说自己已经变成了“半个上海人”的,除了难以改掉的台式口音,几乎从里到外都被“同化”了,她是真心享受着这里的便捷生活和丰富资源,非要问她还会在这里住多久,她答不出,但会说“很久很久”,因为就没打算要离开。



14岁随父母来上海那会儿还是个初中生,来到上海以后先后念了台商子女学校和当地中学的国际部,到了大学则是完全和本地学生一样念了上海的一所设计学院,一直到工作至今,Zoe几乎就没有离开过上海。这个从过去让她觉得“太大了,上学坐车都要坐好久”的城市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熟知每一条道路和隐藏好餐厅的第二家乡,Zoe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开心,很满足。


左一Zoe和工作伙伴们


但也不是真的喜欢到挑不出一点毛病,有些脏脏的道路,遇到一些素质不高的人,也是常有的事,但Zoe知道这就是巨型城市的特质,“什么人都有,从最低端的人到最高端的人都有。”所谓爱这个地方,就是包容这个地方的一切好与不好吧。



最喜欢的餐厅:H-ACCA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偶尔蹦迪,和朋友去酒吧喝酒抽水烟,看艺术展和舞台剧



说回我自己,从上学起身边都没少台北人,上礼拜在健身房里和另外两个女孩一起锻炼,末了在更衣室里听她们交谈才知道原来是两个来自台北的年轻妈妈;前两天在路上遇到一个问路的台北男孩,带着台北人特有的可爱和热情,道别时不忘告诉我下个月做音乐的他就要正式搬来上海了……



来上海的理由,一千个台北人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但英雄不问出处,我们更想了解的是他们在这里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状态。或许比起我们去台北短暂地旅游,台北人来内地定居工作是一个更能让我们彼此了解对方的方式吧,那些年最熟悉的陌生人,现在就是我们身边的,和我们一起在奋斗的朋友们。



不管打算在这里留多久,这里终将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回忆。



编辑 | 凌波力

图片 | 个人提供+网络





Yoho!Now

潮流就是现在,分享有趣新
鲜男女生世界观。

关注我们

分享: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条款 意见反馈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南京新与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11225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502010132号